北京首钢获专利:中温取向硅钢热轧卷边裂控制技术重磅突破

2025-03-20 投资者关系

  在当今全球钢铁行业快速地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影响着其市场竞争力,更成为推动行业整体进步的重要的条件。2024年11月,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改善中温取向硅钢热轧卷边裂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9281824A),这一消息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创新不仅展现了北京首钢在轧钢技术领域的深厚功底,也为未来该领域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首钢的此项专利主要是针对中温取向硅钢的热轧过程中的卷边裂现象,目标是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实现边裂控制在3mm以下。这一细节凸显了该方案的技术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中温取向硅钢是一种重要的电工钢材,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制造,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的能耗。由于全球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因此提升中温取向硅钢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降低边裂现象,可以直接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助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根据专利摘要,其涉及的技术流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获取具有设定化学成分的板坯;接着,加热并进行高压水除鳞;然后是粗轧与精轧的阶段,最终通过层流冷却和卷取形成热轧卷。通过优化加热炉时间、粗轧和精轧的关键参数,北京首钢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达到批量稳定生产的目标。

  技术的创新在于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减少了因材料特性引发的卷边裂现象。这样的技术积累,无疑将为北京首钢未来的产品升级与市场拓展奠定良好基础。

  深入了解北京首钢的背景不难发现,作为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企业,其参与招投标项目多达5000次,拥有2066条专利信息,显示了其在行业内的强大运作能力和技术储备。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达到近780亿元人民币,足以证明其资金实力。

  同时,北京首钢也积极布局绿色钢铁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助力环保,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其发展历史和市场表现无疑为后续公司可以提供了借鉴作用。

  中温取向硅钢的稳定生产不仅关系到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与全国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链的竞争力。因此,中国钢铁业的技术进步将为全球市场的变化注入新活力。

  尽管技术的突破带来了诸多期待,但行业发展依旧面临挑战。一方面,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一定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环保标准等多个层面做全面考量;另一方面,全球钢铁终端消费需求的波动也使得企业在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上需更为谨慎。因此,北京首钢在实现技术创新后,还需要构建和谐的市场应对策略。

  北京首钢的新专利无疑是钢铁行业一个积极进展,既反映了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也显示出国内企业在行业转型中承担的责任。期待未来更多企业能以此为榜样,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实现全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增长。

  通过这项新技术,北京首钢不仅创造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技术与绿色制造的良性循环。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勇于探索,为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慢慢汇聚起的每一次成长,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石头堆,未来的钢铁行业也将因此而焕发新的生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