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聚能 向“质”跃升 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12-11 投资者关系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走进河钢集团邯钢新区薄板厂生产车间,一块块火红的钢坯从加热炉中输出,经过粗轧、细轧、层冷、卷曲等工序,一卷卷银灰色的热轧卷便可生产完成。邯钢新区轧钢作业区作业长伊晓亮介绍,这批正在生产的耐酸抗腐蚀管线钢,从最初的加热钢坯到成品,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只需要两分半到三分钟。通过对加热温度、轧制工艺的严格把控,使产品具有耐酸、耐腐蚀、尺寸精度高的特性。

  据介绍,目前,邯钢新区可生产1.38mm~19mm的车轮钢、管线钢、汽车结构钢、大梁钢等新型高端钢材。与此同时,邯钢新区的数字化转型也走在工业领域前列,在数字指挥中心,所有工序的实时生产画面、生产数据在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一目了然。目前,邯钢新区已有300多个流程实现智能化控制。邯钢新区生产制造部部长刘志朝表示,从原料进厂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出厂,实现全流程管控。

  近年来,我市传统产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钢铁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差异化显著,产品性能呈现高端化、优质化趋势。目前,国家统计22大类钢铁产品中,我市可上产20大类,全市品种钢占比从2023年的40%提升到目前的49%;新兴铸管、河钢邯钢、新金钢铁等8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到80%以上;全市新增永洋特钢、中普钢铁等4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年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将全面实现环保绩效创A,国家级绿色工厂占比将接近90%。

  传统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我市新型产业也在一直在升级。在中建材凯盛君恒有限公司,公司核心产品中硼硅玻璃管已经实现稳定量产,占据国内市场占有率的60%以上,并通过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取得突破性进展。凯盛君恒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中心主任戴季初表示,目前企业主要生产中硼硅玻璃管,是世界上“卡脖子”材料之一,他们在配料、融化包括成型工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围绕六大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派瑞氢能下线国内产氢量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吉利远程醇氢重卡牵引车等产品批量交付;铠特农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投入生产。除此之外,风电光电、储能、氢能、甲醇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持续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走进河钢集团邯钢新区薄板厂生产车间,一块块火红的钢坯从加热炉中输出,经过粗轧、细轧、层冷、卷曲等工序,一卷卷银灰色的热轧卷便可生产完成。邯钢新区轧钢作业区作业长伊晓亮介绍,这批正在生产的耐酸抗腐蚀管线钢,从最初的加热钢坯到成品,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只需要两分半到三分钟。通过对加热温度、轧制工艺的严格把控,使产品具有耐酸、耐腐蚀、尺寸精度高的特性。

  据介绍,目前,邯钢新区可生产1.38mm~19mm的车轮钢、管线钢、汽车结构钢、大梁钢等新型高端钢材。与此同时,邯钢新区的数字化转型也走在工业领域前列,在数字指挥中心,所有工序的实时生产画面、生产数据在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一目了然。目前,邯钢新区已有300多个流程实现智能化控制。邯钢新区生产制造部部长刘志朝表示,从原料进厂到生产制造再到产品出厂,实现全流程管控。

  近年来,我市传统产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钢铁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差异化显著,产品性能呈现高端化、优质化趋势。目前,国家统计22大类钢铁产品中,我市可上产20大类,全市品种钢占比从2023年的40%提升到目前的49%;新兴铸管、河钢邯钢、新金钢铁等8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到80%以上;全市新增永洋特钢、中普钢铁等4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年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将全面实现环保绩效创A,国家级绿色工厂占比将接近90%。

  传统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我市新型产业也在一直在升级。在中建材凯盛君恒有限公司,公司核心产品中硼硅玻璃管已经实现稳定量产,占据国内市场占有率的60%以上,并通过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取得突破性进展。凯盛君恒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中心主任戴季初表示,目前企业主要生产中硼硅玻璃管,是世界上“卡脖子”材料之一,他们在配料、融化包括成型工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围绕六大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派瑞氢能下线国内产氢量最大单体水电解制氢装备;吉利远程醇氢重卡牵引车等产品批量交付;铠特农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投入生产。除此之外,风电光电、储能、氢能、甲醇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持续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