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lxinx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lxinx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lxinx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lxinx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中国钢材出口创新高_铸轧带材_杏彩代理-杏彩官网注册地址-杏彩平台地址

中国钢材出口创新高

2024-11-19 铸轧带材

  2024年前10个月,中国钢材出口9189万吨,同比增长23.3%,已超过2023年的出口总额,为2016年以来的顶配水平。1—10月的月均出口量达920万吨,预计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量达到1.1亿吨。9—10月,中国钢材出口量环比持续走高,10月,中国钢材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1118万吨,环比增加103万吨。当前中国钢材出口利润如何?出口流向有哪些变化?钢材高出口格局能否持续?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最新发布的《2024年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钢铁产品出口总量为4亿吨,同比增长6.4%,出口量占全球产量的21%。从全球钢材出口量排名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钢材贸易总量的23.4%;其次是日本,钢材出口量为3220万吨;随后是韩国(2700万吨)、欧盟(2600万吨)、德国(2250万吨)。同时,2023年全球钢材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欧盟(3920万吨)、美国(2640万吨)、德国和意大利(均为1870万吨),以及土耳其(1800万吨)。从全球钢材贸易流向来看,东南亚和土耳其是主要出口地区,而欧美是主要进口地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出口国。回顾历年中国钢材出口情况,出口量长周期跟价格趋势呈现反向关系:价格上涨周期,钢材出口量下行(2016—2020年);价格下跌周期,钢材出口量上行(2012—2015年,2021—2024年)。钢材出口量和钢价呈现反向关系的逻辑是钢价更多跟随内需定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国,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在5%~10%区间波动,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90%以上的产量在国内消化,所以钢材市场价格受国内需求主导。钢材市场价格进入下跌周期意味着内需走弱,出口量一般会增多。但综合看来短期的出口利润、出口结构和反倾销政策也会影响出口节奏。

  本轮钢材出口增加周期是从2021年开始的,2021—2024年逐年上升。2021年,中国钢材出口量上升是海外需求向好导致的,而2022—2024年钢材出口量增长是国内需求下滑、价格下降、钢材主动出口的结果。

  从热卷出口价格趋势来看,2020年出口均价为600美元/吨,2021年出口价格从600美元/吨一路上涨至1340美元,量价齐升。而2022—2024年热卷出口价格持续下降,但钢材出口量持续增长,“以价换量”的特征显而易见。从出口品种和增幅来看,涂镀卷板和热轧卷板一直是出口量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种,从出口增量来看,2021年增量最大的是冷轧,2022年增量最大的中厚板和型钢,2023—2024年增量最大的是热轧卷板。

  从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报价来看,中国出口报价低于东南亚报价,考虑到全年绝对价格趋于下行走势,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依然是“以价换量”。

  从中国钢材出口结构来看,2024年前9个月,中国钢材出口中各品种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热卷(占比26%)、涂镀板材(占比25%)、棒线%)和型钢(占比6%)。

  从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品类来看,热卷不仅是出口第一大类,也是增幅最大类。截至9月底,热卷出口量为2060万吨,占钢材总出口量的26%,同比增加460万吨。这几年热卷出口量持续增长,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4年热卷出口占比从17%上升至26%。中厚板的出口也有一倍的增长,从2021年的370万吨增长至2024年前9个月的722万吨,但因绝对量不大,出口占比只从6%上升至9%。最近几年在钢材出口总量中占比平稳的是棒线个月三者出口占比分别为14%、6%和10%,占比变动不大;出口量占比出现下滑的是冷轧和涂镀,出口量占比分别从12%、34%下滑至8%、25%。

  从中国钢材出口流向来看,亚洲一直是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区域,占比70%,其次是非洲(占比11%)和南美洲(占比9%)。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发达国家比例较低,其中欧洲占比5%、北美占比1%。分国别来看,中国钢材出口的目的地国比较分散,前十大目的地国的总量占比为34%。

  近两年,越南取代韩国,成为中国钢材进口量最大的国家,2023年,中国出口越南钢材906万吨,出口韩国钢材835万吨,相比2016年中国出口韩国钢材1435万吨的峰值下降了不少。

  综合来看,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增量最大的国家是越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越南粗钢产量为1920万吨,其中长材(线材、螺纹、型材)产量为1250万吨,热卷和带钢产量为600万吨左右。据越南钢铁协会(VSA)的数据,2023年,越南各类钢材成品进口量约1333万吨。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2023年,越南出口半成品及成材总量在860万吨左右。而据越南海关总署的统计口径,2023年越南出口钢铁总量超过1110万吨,同比增长32.6%。

  2023年,越南的GDP升至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5%,且2019—2023年越南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6%。从这几年越南的经济结构来看,工业生产和建筑业增速较高,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动力大多数来源于其加入全球供应链,承接了部分中国制造业产能。从越南进口和出口双高的特征能够准确的看出,越南一方面进口初级原材料,另一方面在国内加工后再出口。越南人口有1亿,且拥有年轻的劳动力人口红利,虽然有基础设施不足和电力短缺的短板,但人均耗钢量低(192千克),叠加制造业出口导向经济和国内城镇化过程,或能支撑钢材需求。

  虽然中国钢材直接出口欧美地区的占比不高,但欧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钢材进口区域,欧美需求周期对中国钢材出口量的影响较大。历年进口中国钢材数量最大的两个国家韩国和越南,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最终的需求都是欧美地区。长周期来看,中国钢材的出口量和美国的PMI呈正相关关系,2012—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走势与海外制造业周期吻合度比较高。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产能最大的国家,而美国是全球最大进口国,中国钢材的出口量跟美国制造业周期走势一致也是符合逻辑的。

  中国钢材出口流向比较分散,全年1亿吨的出口量中,最大出口目的地国占比只有10%。但亚洲地区是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区域,占中国钢材总出口量的70%。原因一种原因是距离近,运输成本低,中国钢材出口价格与当地生产价格相比具备优势。中国钢材出口量大的年份,也容易被启动反倾销调查。机构监测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其他几个国家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累计有28起。另一方面,近几年从中国进口钢材增量大的国家,大部分都是经济提高速度高且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国家,如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从消化产能的角度来看,中国钢材出口量或持续保持高位。回顾历史,房地产需求支撑国内钢材需求,2021年,我们国家粗钢产能满足了国内地产高需求和制造业高需求的共振,但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额从峰值下滑30%,钢材需求也跟随回落。虽然目前宏观环境处于宽财政和宽货币政策周期,但受限于地方政府化债压力,房地产和基建耗钢需求向上弹性预期不大,钢材产能过剩格局难改,除非有类似2017—2018年的供给端调节,钢价具备竞争优势,支撑钢材出口维持高位。

  近几年,陆续有土耳其、泰国、巴西、越南等国家提高对中国钢材的进口税率。2023年10月,土耳其对涉华热轧板卷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中国相关这类的产品以到岸价(CIF)征收15.42%~43.31%的反倾销税;2024年8月,泰国提高部分中国钢材征收税率,最高税率为30.91%。另外,2024年10月,巴西对华镀锡镀铬板卷征收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税额为251.97~341.28美元/吨;越南工贸部发布第2822/QD-BCT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彩涂钢板做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中国的相关这类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分别为0~34.27%。

  今年陆续有国家对中国钢材提出反倾销调查,如10月先后有危地马拉、韩国和马来西亚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3起贸易救济调查。但市场最关注的是2024年7月越南启动的对中国热卷的反倾销调查,目前越南贸易商担心后期到货的中国进口钢材有追缴关税的风险,采购变得谨慎。整体看来,反倾销政策增加将影响中国钢材的出口节奏,但长期钢材出口趋势还取决于国内的供需变化。(作者单位:广发期货)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取得授权,请发邮件至:。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咱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